锈迹斑斑的终点:俄罗斯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今日被曝终止维修!
7月11日,俄罗斯《消息报》突然曝出猛料:俄海军唯一的航空母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已全面停止维修,国防部正严肃考虑将其退役! 这艘苏联时代的钢铁巨兽,在历经8年维修、5次重大事故、超950亿卢布投入后,最终沦为北德文斯克船厂的一堆废铁。 更残酷的是——俄罗斯即将成为联合国五常中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而它的“姊妹舰”中国辽宁舰,此刻正在西太平洋演练电磁弹射起降。
库兹涅佐夫号的“死亡时间线”
2017年,库兹涅佐夫号从叙利亚战场返航,带着满身伤痕进入摩尔曼斯克的第35修船厂大修。 俄海军原计划用4年时间将其升级为“新锐战舰”,却没想到开启了噩梦循环。
2018年10月,承载它的PD-50浮船坞突然沉没,70吨重的塔吊砸穿飞行甲板,留下400平方米的破洞。 这座浮船坞曾是俄罗斯唯一能容纳6万吨级航母的设施,它的沉没直接让维修陷入瘫痪。
2019年12月,动力舱突发大火,火势蔓延至电缆层,两名水兵窒息死亡,过火面积超600平方米。 甲板上被熏黑的钢板至今未更换。
2022年,维修中的航母再遭火灾,电气设备严重损毁。 同年,因西方制裁,乌克兰提供的锅炉防冻涂层彻底断供,俄工程师尝试用本土材料替代,结果涂层开裂,导致8台高压锅炉全部报废。
2025年初,俄罗斯秘密向伊朗、印度寻求关键部件未果。 7月11日,国防工业人士向《消息报》承认:“修复成本已超新建护卫舰舰队总和,技术风险无法承受。 ”
“姊妹舰”的生死分岔路
库兹涅佐夫号与辽宁舰本是苏联黑海造船厂的“双胞胎”。 1991年苏联解体时,库兹涅佐夫号被俄军连夜开回本土,未完工的瓦良格号则滞留乌克兰。
2002年,瓦良格号被中国购入。 在大连造船厂,中国工程师做了三件事:拆光所有苏联电子设备,换上国产346型相控阵雷达;重铸动力舱,将老式锅炉换成自主研发的增压蒸汽轮机;削平甲板武器区,扩大机库容量30%。
2016年,库兹涅佐夫号远征地中海,冒黑烟的画面传遍全球。 整个任务期间,它日均起降战机仅7架次,因阻拦索故障损失两架舰载机。
2024年,辽宁舰在西太平洋创下单日90架次起降记录。 同年,山东舰拆除滑跃甲板,安装三条电磁弹射轨道,可弹射40吨级歼-35隐形战机。
从螺丝钉到焊工的全面崩塌
在摩尔曼斯克船厂,工人们用着1987年制造的铆接机。 库兹涅佐夫号的锅炉防冻涂层配方由乌克兰哈尔科夫厂独有,俄本土替代品耐温性不足,直接导致锅炉在测试中变形。
俄罗斯造船业面临更致命的断层:主要船厂焊工平均年龄46岁,特种钢焊接缺陷率达15%。 相比之下,中国大连厂航母特种钢合格率99.3%,3万名专业焊工经十年培养上岗。
舰载机差距更触目惊心。 俄海军仅剩的17架苏-33舰载机已封存,飞行员年均训练时长不足冷战时期的60%。 而中国歼-15机队规模超70架,配套的歼-15D电子战机型已部署山东舰。
辽宁舰售俄? 三个无法跨越的鸿沟
2023年,俄联邦议员卡加诺夫曾提议“回购辽宁舰”,但遭军工联合体集体沉默。 现实障碍远比想象中残酷:
技术排异:辽宁舰的346型雷达需配合国产数据链,而俄军苏-33的通信系统仅兼容老式“矿石”雷达。 若强行适配,需重写80%航电代码。
地缘死局:若辽宁舰停靠摩尔曼斯克,将直接威胁挪威、芬兰的北约基地,打破北极战略平衡;若部署远东,海参崴军港每年封冻期长达4个月,航母将沦为“冰窖摆设”。
经济黑洞:即便中国按“废钢价”10亿美元出售,俄海军每年仍需支付8亿美元维护费——这笔钱相当于俄海军2025年总预算的1/25,足够建造两艘“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
库舰官兵:从航母精英到战壕炮灰
更荒诞的转折发生在舰员身上。 2024年初,因俄乌战场步兵短缺,库兹涅佐夫号的2000多名水兵被强制转编为海军陆战队,派往顿涅茨克前线。
这些曾操作雷达、战机的技术兵,在战壕里使用着陌生的AK-12步枪。 一名逃往芬兰的俄水兵透露:“教官只给我们两周速成训练,连机枪阵地都不会构筑。 ”
在阿夫迪夫卡战役中,原航母航空长谢尔盖·利波夫上校阵亡。 他的阵亡报告写着:“死于无人机投掷的VOG-17榴弹”——一种苏联时期设计的低成本弹药。
替代品:核潜艇与导弹的务实选择
放弃库兹涅佐夫号的同时,俄海军正将资源倾注到核潜艇部队。 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全天候运转,加速建造“北风之神-A”级核潜艇。
每艘“北风之神-A”造价约20亿美元,可携带16枚“布拉瓦”潜射导弹。 俄海军计划在2030年前列装10艘,配合“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形成近海防御网。
在圣彼得堡,全新的“伊万·罗戈夫”号两栖攻击舰已下水。 这艘3万吨级巨舰可搭载12架直升机,执行快速登陆任务——它将成为后航母时代俄罗斯的“海上拳头”。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七星配资平台-正规配资炒股平台-国内十大股票软件-配资交易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