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大环境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消费降级\"这一概念越来越成为舆论的主流话题,相信很多人都能切身体会到这种现象的普遍性。而在军事领域,尤其是在一些体量庞大、技术复杂且昂贵的战略性武器装备研发上,“消费降级”同样开始渗透。一些国家,尤其是美俄及西方一些军事强国,在考虑军事装备发展方向时,似乎也选择了更为经济的方案。一个显著的例子便是,多个国家放弃了发展大型战略级军用飞机的计划,尤其是被誉为“空中雷达站和指挥所”的战略预警机。
根据《参考消息》引用的外媒报道,为替换已经老旧并迫切需要退役的四架E-3F预警机,法国空军最终决定引进瑞典萨博公司生产的“全球眼”预警机,这款预警机的引进将以1:1的比例进行替换,预计未来几十年,法国空军将在空中防空预警和指挥作战中依赖这款设备。“全球眼”预警机是萨博公司基于美国湾流公务机平台,结合自家的“爱立眼”平衡木机载雷达系统所打造的产品。值得注意的是,法国空军的这一选择,与不久前美国空军向国会提案的情况相似:美国原本计划用E-7A预警机替换E-3A,但因E-7A的技术更新进度滞后且雷达技术还未成熟,最终决定转向E-2D“超级鹰眼”舰载预警机,这也标志着美国军方也在战略预警机领域做出了类似的“消费降级”选择。
展开剩余72%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无论是“全球眼”预警机还是E-2D舰载预警机,它们的作战效能必然受到飞行平台大小的影响。相比于战略级大飞机,战术平台的飞行器在航程和留空时间上都会有所下降。此外,机舱容积的缩小也意味着操作台和操作人员的数量减少,而发动机功率的下降又将直接影响机载雷达和其他电子设备的供电能力,这些因素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雷达的探测范围。因此,美国和法国在新型预警机的选择上,实际上在不自觉中进行了“消费降级”。
俄罗斯方面的情况也不容忽视。尽管这可能并非俄方的初衷,但近期传出的消息表明,俄罗斯新一代战略预警机A-100项目被取消,而俄制A-50U预警机的数量也已经所剩无几,且其性能与即将被替代的E-3系列预警机相当。俄罗斯空天军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未来将依靠哪种新型预警机来承担空中战略预警和指挥任务。A-100项目的下马,或许是俄罗斯在预算和技术约束下做出的“消费降级”选择之一。
在全球范围内,目前唯一仍在开发新一代战略级预警机的国家只有中国。继采用俄制伊尔-76运输机平台的空警-2000预警机后,中国最近开始试飞基于国产运-20远程战略运输机的新一代预警机,外界普遍预测其将被命名为空警-3000。预计该机型将具备远程空中探测、反隐身探测及空中作战指挥等多项能力,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
战略预警机对于一个拥有远程航空作战能力的战略空军来说,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它是支撑整个空军作战体系的核心装备之一,不亚于战略轰炸机、战略运输机以及大型空中加油机等。然而,随着美、俄、欧洲等大国逐渐从战略预警机向战术预警机转型,尽管原因有所不同,但这一趋势无疑会导致其航空战力的下降。尤其是美国所主张的“天基侦察和预警卫星取代地面预警机”计划,虽然充满远景,但在技术上离真正的实现还相当遥远,尤其是在如何实现零延迟对多架战机进行指挥这一关键问题上,依然存在许多尚未突破的技术难题。
因此,考虑到未来的军事格局,或许可以预见,中国在航空作战体系的建设上将逐步迎头赶上,并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最为强大的航空作战力量。这一目标的实现,可能会使中国在全球军事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发布于:天津市七星配资平台-正规配资炒股平台-国内十大股票软件-配资交易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